忆年十七兮初入未央,获侍步辇兮恭承宠光。 地寒祚薄兮自贻不祥,谗言乘之兮罪衅日彰。 祸来嵯峨兮势如坏墙,当伏重诛兮鼎耳剑鋩。 长信虽远兮匪弃路旁,岁给絮帛兮月赐稻粱。 君举玉食兮犀箸谁尝? 君御朝衣兮谁进熏香? 婕妤才人兮俨其分行,千秋万岁兮永奉君王。 妾虽益衰兮尚供蚕桑,愿置茧馆兮组织玄黄。 欲诉不得兮仰呼苍苍,佩服忠贞兮之死敢忘。 |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忠诚和悲痛的诗,它描绘了作者在年轻时进入未央宫,受到皇帝的宠爱,但后来因为谗言和政治动荡而遭受迫害的悲惨经历。 首先,诗中描述了作者十七岁时进入未央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接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忠诚和敬爱,即使地势卑微、恩泽浅薄,也自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什么。 然而,诗中随后描述了政治动荡和迫害的到来,作者被卷入了权力的漩涡中,形势变得岌岌可危。作者感到自己应该受到惩罚,甚至应该被处死。但是,即使被关押在远离皇帝的长信宫中,作者仍然对皇帝保持忠诚,并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 最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思念和忠诚,即使身体逐渐衰老,作者仍然希望能够为皇帝做些事情,如管理蚕桑、纺织丝绸等。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忠贞的信仰和坚持,即使面临困境和死亡,也绝不忘记自己的忠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忠诚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勇气。这首诗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