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
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
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
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作品赏析
这首诗《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它以月落、寒雾、禽鸣、沙路、洲田、远树等元素,构建出一幅壮丽而又深远的自然画卷。 首联“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描绘了夜幕降临,月亮落下,寒冷的雾气升腾起来的景象。诗人沉浸在深沉的思考中,眼前的通川(广阔的河流)显得格外深远。这一联以动衬静,通过描绘月落和寒雾,营造出夜晚的静谧氛围。 颔联“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鸟儿在树上啼叫,然后散去,山泽一片清朗。这一联运用了生动的细节,如“宿禽啭木散”,形象地描绘了鸟儿的鸣叫和鸟群的动态,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颈联“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描绘了沙路上留下的车辙印,洲田外水流湍急的场景。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中的具体事物,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力量。 尾联“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以远处的树木为背景,表达了天际的景象。这一句诗以远树为视觉焦点,通过“断续欲穷天”的描述,展现了天空的辽阔和深远。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月落、寒雾、禽鸣、沙路、洲田、远树等元素,展现出一幅壮丽而又深远的自然画卷。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细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相关诗词
  • 1
    [宋]
    浴罢华清第二汤。
    红棉扑粉玉肌凉。
    娉婷初试藕丝裳。
    凤尺裁成猩血色, 螭奁熏透麝脐香。
    水亭幽处捧霞觞。
  • 2
    [唐]
    清风何处起,拂槛复萦洲。
    --裴幼清回入飘华幕,轻来叠晚流。
    --杨凭桃竹今已展,羽翣且从收。
    --杨凝经竹吹弥切,过松韵更幽。
    --左辅元直散青蘋末,偏随白浪头。
    --陆士修山山催雨过,浦浦发行舟。
    --权器动树蝉争噪,开帘客罢愁。
    --陆羽度弦方解愠,临水已迎秋。
    --颜真卿凉为开襟至,清因作颂留。
    --皎然周回随远梦,骚屑满离忧。
    --耿湋岂独销繁暑,偏能入迥楼。
    --乔(失姓)王风今若此,谁不荷明休。
    --陆涓
  • 3
    [唐]
    昼眺伊川曲,岩间霁色明。
    浅沙平有路,流水漫无声。
    浴鸟沿波聚,潜鱼触钓惊。
    更怜春岸绿,幽意满前楹。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