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自朔方还与郑式瞻崔称郑子周岑赞同会法云寺》

予本疏放士,朅来非外矫。
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
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
参差互明灭,彩翠竟昏晓。
泠泠远风来,过此群木杪。
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
游川出潜鱼,息阴倦飞鸟。
徇物不可穷,唯于此心了。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从喧嚣的尘世中解脱出来,投身于自然之中,享受山水的乐趣。 首句“予本疏放士,朅来非外矫”,表达了诗人本性疏放,但被世俗所牵绊的无奈。第二句“误落边尘中,爱山见山少”则揭示了诗人因误入尘世而逐渐远离自然的经历。 接下来的几行诗描绘了诗人投身自然的过程。“始投清凉宇,门值烟岫表”,他开始寻找清凉的处所,那里烟霞缭绕,如同仙境一般。他在这里看到了参差的山峰在晨昏中交替变换,彩色的山林在日夜中更迭。这些景象让他感到清凉舒适,远离了尘世的烦扰。 “泠泠远风来,过此群木杪”一句,诗人用“泠泠”形容风声,形象地描绘了风的轻盈和清凉。风穿过树林的顶端,给诗人带来了无比的舒适和宁静。 “英英二三彦,襟旷去烦扰”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到心胸开阔,远离了尘世的烦扰。这里的“二三彦”指的是自然中的美好事物,如山川、草木、飞鸟等。 最后两句“徇物不可穷,唯于此心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他发现只有在这自然之中,他的心灵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和宁静。 这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从尘世到自然的转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解。它提醒我们,只有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平静。
相关诗词
  • 1
    [唐]
    闲居同会在三春,大抵愚年最出群。
    霜鬓不嫌杯酒兴,白头仍爱玉炉熏。
    裴回玩柳心犹健,老大看花意却勤。
    凿落满斟判酩酊,香囊高挂任氤氲。
    搜神得句题红叶,望景长吟对白云。
    今日交情何不替,齐年同事圣明君。
  • 2
    [宋]
    半身屏外。
    睡觉唇红退。
    春思乱,芳心碎。
    空馀簪髻玉,不见流苏带。
    试与问,今人秀整谁宜对。
    湘浦曾同会。
    手搴轻罗盖。
    疑是梦,今犹在。
    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
    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
  • 3
    [明]
    阆苑十年同会好,沧江千里独栖安。
    燕台远树春云暗,楚馆繁花昼雨寒。
    不分山钟摇梦促,无端海鹤度书难。
    伤心桂棹风波隔,日晏空歌澧有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