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晴,今日雨。 春夏交承,时节顺序。 一似林下衲僧,不越规矩。 三月安居,克期而取。 西天以蜡人冰,云峰以铁弹子。 建长亦有一条涤路,饥则餐,渴则饮,闲则坐,困而眠,以此为据。 诸人但任麽参,决不赚忤。 |
这首诗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展示了春夏交替的季节特点,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平和、宁静的生活态度。 “昨日晴,今日雨。” 这是对季节转换的直接描绘,昨天还是晴天,今天就变成了雨天。这种自然的变幻无常,给人一种生活的无常感,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 “春夏交承,时节顺序。” 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顺序性,春去夏来,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我们无法改变,只能接受并适应。这也暗示了人生的规律,我们无法控制生活的变故,只能顺应它。 “一似林下衲僧,不越规矩。” 这两句诗用比拟的手法,将自然和人生比作寺庙中的僧人,他们遵循规矩,不越雷池。这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尊重和遵守的态度,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规矩。 “三月安居,克期而取。” 这里的“安居”指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在特定时间内停止工作、休息和反思的生活方式。而“克期而取”则表达了按照季节和时间安排生活的态度。 “建长亦有一条涤路,饥则餐,渴则饮,闲则坐,困而眠,以此为据。” 这是对生活的具体描绘,展示了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吃饭、喝水、休息。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却是生活的基石。 “诸人但任么参,决不赚忤。”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平和、淡然的生活态度,即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不抱怨,不争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季节的变换、生活的琐事和平和的生活态度,传达了一种宁静、淡然的生活哲学。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如何变化,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规矩,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不抱怨,不争斗。这是一种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追求的生活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