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相寒,毳寒衲。 不朝阳,难提掇。 正与麽时,大地火发。 |
这首诗是关于禅的哲理和修行体验的,它描绘了一种禅修的状态和境界。 首先,诗中的“骨相寒”和“毳寒衲”描绘了禅修者的一种内在状态,即身心清净,不受外界干扰,不受欲望和情绪的影响。这是一种超越肉体和世俗的境界,是禅修者追求的目标。 “不朝阳,难提掇”则表达了禅修者对内在世界的深入理解和洞察。这里的“朝阳”象征着外在世界的繁华和诱惑,而“提掇”则意味着对它们的把握和控制。然而,禅修者已经超越了这些诱惑,不再被它们所困扰,因此“难提掇”。 “正与麽时,大地火发”是诗的结尾,它表达了禅修者在达到内在清净、超越外在世界的境界时,与大地的火发相联系。这里的“大地火发”象征着生命的内在燃烧,是禅修者内在智慧和慈悲的显现。这种显现是自然而然的,无需任何外在的追求或努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越世俗、内在清净、智慧和慈悲显现的禅修境界。它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超越外在世界的诱惑和困扰,达到真正的自由和自在。这首诗也表达了禅修者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以及对人类心灵的关怀和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