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非人境,从前洞穴深。 潭清蒲远岸,岚积树无阴。 看草初移屐,扪萝忽并簪。 世嫌山水僻,谁伴谢公吟。 |
这是一首描绘山林美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喜爱。 首句“四望非人境,从前洞穴深”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四周围望,都是自然景色,没有人类的痕迹,仿佛这里曾是神仙的洞府,深深隐藏在山中。这句诗为读者开启了一幅幽静深远的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潭清蒲远岸,岚积树无阴”两句继续描绘山水之美。清澈的潭水,蒲草在岸边摇曳,山岚积聚,使得树木无法形成阴凉。这里用“清”、“蒲”、“远”、“岚”等字,都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看草初移屐,扪萝忽并簪”两句,诗人开始描述自己的行为和感受。他看着新移植的青草,兴奋地换上木屐(一种木制的鞋,鞋底有齿,便于登山),忽然发现萝蔓可以缠在簪子上,于是就和同伴们一起攀援起来。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山林的热爱和兴奋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山林生活的乐趣。 最后两句“世嫌山水僻,谁伴谢公吟”,表达了诗人对山林之美的感慨和自我反思。他认为世人嫌这里山水太僻静,无人陪伴像谢公那样的名人吟诗。这里用谢公比喻诗人自己,暗示了诗人对山林之美的独特感受和品味。而“谁伴”二字也暗示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有知音相伴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美景的描绘和自我感受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山林生活的乐趣和美好。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