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僧独往,此去与谁期。 兴远常怜鹤,禅馀肯废诗。 望云回寺晚,为讲到城迟。 还想安居日,应当后夏时。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僧人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首联“五湖僧独往,此去与谁期”,直接点明僧人的孤独和离群,他们远离人群,独自前往五湖,此去茫茫,不知与谁相会。这种孤独感是僧人生活的一部分,他们舍弃了世俗的纷扰和牵绊,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颔联“兴远常怜鹤,禅馀肯废诗”,表达了僧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的追求。他们常常怜惜仙鹤的自由和优雅,这或许暗示了他们内心的向往和追求。在禅修之余,他们也不忘吟诗作赋,这体现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视。 颈联“望云回寺晚,为讲到城迟”,描绘了僧人傍晚时分回到寺庙的情景,他们在讲经时考虑到城里的听众,所以讲经时间比较迟。这体现了僧人对众生的关怀和慈悲,也展现出他们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尾联“还想安居日,应当后夏时”,表达了作者对僧人在安居日讲经的美好期待。安居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僧人们在此期间共同修行、讲经、交流心得。作者对这一场景充满了期待,认为在那时应该会有一个美好的时刻。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僧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通过描绘僧人的孤独、热爱、责任和慈悲,这首诗也传递出对生活的珍视和对人性的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