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三万里,所至坏金石。 嗟哉庭中草,独不改佳色。 日中虽暂萎,晨露发鲜碧。 深根通九地,变化有微测。 应知一气移,不得常炎赫。 |
这首诗《烈日三万里,所至坏金石》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洞察,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的赞美。诗中描绘了烈日的威力,可以摧毁金石,但庭院中的草却独独保持着其美丽的颜色,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 “日中虽暂萎,晨露发鲜碧”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生命在烈日下的变化,尽管在正午时分,草似乎暂时枯萎,但早晨的露水却使它们焕发出鲜亮的碧绿色。这一描绘展示了生命的韧性和变化,也暗示了生命的无限可能。 “深根通九地,变化有微测”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力量的赞赏。草根深入九地,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同时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无穷无尽。这种微妙的变化和难以预测的命运,正是生命的魅力所在。 “应知一气移,不得常炎赫”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深理解。炎炎烈日是自然的一部分,它赋予生命力量,但也提醒我们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生命如同一气,变化无常,我们不能总是期待炎炎烈日的持续,因为生命总是在变化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生命的坚韧、变化、敬畏和无常。它提醒我们珍惜生命,欣赏自然,同时也启示我们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变化时,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