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江水闲,终日对柴关。 因想别离处,不知多少山。 钓舟春岸阔,庭树晚烟还。 莫便求栖隐,桂枝堪恨颜。 |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桐庐江水的宁静,以及诗人独自面对柴关的孤独。诗中流露出对别离的深深思考,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桐庐江水闲,终日对柴关”,诗人以江水之闲比喻自己的孤独,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寂寞。江水无休无止地流淌,而诗人却终日面对柴关,无人相伴,无人交谈,这种孤独感被生动地表达出来。 “因想别离处,不知多少山”,诗人由此想到别离的痛苦,不知有多少人在山间默默承受着离别的痛苦。这种对比的手法,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也表达了他对更多人的痛苦的理解和同情。 “钓舟春岸阔,庭树晚烟还”,这两句描绘了桐庐江边的景色,钓舟在春岸边宽阔地漂荡,庭树在晚烟中静静地伫立。这种宁静的景色与前两句的孤独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寂寞。 最后,“莫便求栖隐,桂枝堪恨颜”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又提醒自己不要轻易做出决定。隐逸可以带来短暂的宁静,但也可能让人忘记现实的痛苦,这使“恨颜”更加可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隐逸生活的矛盾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桐庐江水为背景,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色和表达诗人的孤独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别离的深深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理解。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