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烛传佳节,阳和应此辰。 土牛呈岁稔,彩燕表年春。 腊尽星回次,寒馀月建寅。 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 |
这首诗《玉烛传佳节,阳和应此辰。 腊尽星回次,寒馀月建寅。 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是一首描绘春节场景的诗。通过对春节各种习俗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玉烛传佳节,阳和应此辰。”中,“玉烛”象征着春节的祥和与美好,“阳和”则暗指春天的气息,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开始。这一联描绘了春节的氛围,充满了喜庆和欢乐。 颔联“土牛呈岁稔,彩燕表年春。”中,“土牛”是中国传统的“鞭春”仪式,象征着春天的耕种和丰收,“彩燕”则是春节的传统装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两句诗描绘了春节的热闹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颈联“腊尽星回次,寒馀月建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春节过后,腊月渐渐消逝,星星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建寅”是农历正月寅月的开始,也是新的一年的开始。这一联既描绘了时间的变化,也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希望和期待。 尾联“梅花将柳色,偏思越乡人。”诗人通过描绘梅花和柳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尽管身处异乡,但看到这些春天的象征,更加强烈地思念家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节各种习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