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小重山 风雨折枝词》

早是清明应候风。
势如沧海浪、怒号空。
更兼泼火雨冥蒙。
如何得、枝上有残红。
最惜牡丹丛。
晓来吹尽折、教儿童。
且为支拄曲兰中。
还堪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早是清明应候风》,从标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绘清明时节风情的诗。清明时节,天气逐渐转暖,风也开始变得频繁,这首诗就是对这种风情的描绘。 首句“早是清明应候风”,直接点明时间,清明时节,风开始成为一种应季的风,暗示着春天的气息。 “势如沧海浪、怒号空”,描绘了风的动态,风势汹涌,如同大海的浪涛在怒吼,这句诗的比喻非常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 “更兼泼火雨冥蒙”,泼火雨是清明节气的一种气象,形容这种雨如泼水般密集,天空被雨水笼罩,显得冥蒙(即模糊不清)。 “如何得、枝上有残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花落的感慨,如何得,即“如何能”,表达了诗人对花落满枝的无奈和惋惜。 “最惜牡丹丛”,这句诗直接点明了诗人最珍惜的花卉是牡丹,“牡丹丛”也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身份。 “晓来吹尽折、教儿童。且为支拄曲兰中”,描绘了清明的景象,清晨,风吹落了牡丹花,儿童们开始捡拾残花,用竹枝支撑起来保存。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逝去的感慨和无奈。 “还堪”一句,暗示了诗人对清明节气的另一种活动——放风筝的欣赏和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时节风、雨、花落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逝去的感慨和无奈。诗中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细节描绘,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诗词
  • 1
    [唐]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2
    [唐]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 3
    [宋]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