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从仲父,三年在河内。 春游丹水上,花木弄粉黛。 人夸走马来,尽眼看没背。 薄暮半醉归,插花红簇队。 使君今少年,时往劝耕耒。 安行过树下,野杏正破纇。 何不学山公,酩酊还倒载。 令人知使君,心胆不琐碎。 切莫惩妇翁,慷慨临并代。 一朝由谤谪,虽去民苦爱。 实计幸不幸,岂较进与退。 因书寄此怀,绳墨老且悔。 |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一位地方官员的年轻有为,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对这位官员的描绘,展现了他的风度、才干和品格,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关心。 首先,诗中描述了这位官员在河内的生活,他春游丹水,欣赏花木,与民同乐,尽显他的亲和力和才情。他走马而来,人们纷纷向他看去,表现出他的威望和影响力。诗中还描绘了他半醉归来的情景,插花红簇队,更显出他的豪放不羁。 接着,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期望和关心。他希望这位官员能够像山公一样,饮酒尽兴,不拘小节,同时也希望他能保持心胆不琐碎,慷慨面对困难。诗中还表达了对他的同情和关心,即使他因为诽谤而被贬谪,虽然离开了人民,但人民仍然爱戴他。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仰之情,并表达了对他的期望和关心。他认为这位官员的行为是值得效仿的,即使在遭受挫折时也不应感到后悔。他希望这位官员能够继续保持自己的品格和行为,为百姓谋福利。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地方官员的诗歌,通过对这位官员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和期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官员品格和行为的赞美和期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