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鸣大泽,春雪下长河。 沙草缘堤没,杨花拂水多。 惊鸥不知远,候雁几闻过。 欲问耶溪转,今朝奈兴何。 |
这首诗《晓风鸣大泽,春雪下长河》以其生动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的早晨和雪后的美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晓风鸣大泽,春雪下长河”中,“晓风”描绘了清晨微风轻拂的景象,“大泽”则可能指的是广阔无边的湖泊或湿地,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而“春雪”则交代了季节和天气,增添了诗的清新和雅致。第二句“春雪下长河”则将雪景与河流联系起来,使画面更加丰富。 “沙草缘堤没,杨花拂水多”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雪后景象。沙草沿着堤岸消失,杨花在空中飞舞,水面上的杨花也很多。这里的“缘堤没”和“拂水多”描绘了生动的景象,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惊鸥不知远,候雁几闻过”这两句中,“惊鸥”可能指的是受到惊吓的水鸟,它们在雪后清新的空气中飞翔,显得格外自由。而“候雁”则可能指的是候鸟,它们在冬季南迁,经过春雪覆盖的大地,是否会发出鸣叫,让人感到疑惑。这两句诗既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的疑惑和思考。 最后一句“欲问耶溪转,今朝奈兴何。”表达了诗人想要询问溪流的意愿,但面对眼前的美景,他无法判断是该继续前行还是停下来。这里的“兴何”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欣赏和犹豫不决的心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和雪后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犹豫和疑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