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昨非》

温饱从来与道违,书生只合卧牛衣。
老狐五百生前错,孤鹤三千岁後归。
舌自生肥胜玉食,腰常忘带况金围。
一官彭泽曾何有,元亮还家悔昨非。
作品赏析
这首诗《温饱从来与道违,书生只合卧牛衣。》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首联“温饱从来与道违,书生只合卧牛衣。”直接点明了一个主题:温饱与道义相违背,书生只应该过着贫寒的生活。这里的“温饱”并非指物质上的富裕,而是指世俗的富贵荣华,而“道”则是指书生所追求的理想和道德。诗人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表达了对书生命运的深深同情。 颔联“老狐五百生前错,孤鹤三千岁後归。”用老狐和孤鹤的故事来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和命运。老狐因为贪图五百年的荣华而错失了三千年的自由,而孤鹤则因为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理想,最终在三千岁时回归自由。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提醒人们应该珍惜当下的自由和选择,不要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 颈联“舌自生肥胜玉食,腰常忘带况金围。”则是对诗人自身生活的描绘。舌上的味觉比玉上的美食更令人满足,腰间空空如也,连金带都忘了带。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对物质的轻视,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物质的淡然态度。 尾联“一官彭泽曾何有,元亮还家悔昨非。”诗人以陶渊明为榜样,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恶。这一联既是对过去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清贫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官场的厌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对书生命运的同情、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相关诗词
  • 1
    [现代]
    一人传虚万人实,今时非有昨非无。
    见若是今闻是古,今闻昨见已模糊。
  • 2
    [元]
    袖拂西风,临古道、行行且止。
    遥指处、故园三径,归程十里。
    老虹青红疏雨外,远山紫翠斜阳里。
    更澄江、万顷白鸥轻,天连水。
    铜花锈,貂裘敝。
    空负了,平生志。
    慨几多往事,昨非今是。
    仙沉腰围缘底瘦,愁潘鬓影今如许。
    有元龙、百尺最高楼,君来倚。
  • 3
    [元]
    买陂塘旋栽杨柳,参知三岛机务。
    方壶圆峤千夫力,挥汗已能成雨。
    凫立渚。
    看两两胎禽,俯伏红云屿。
    忘机对语。
    尽较短量长,昨非今是,未害老仙趣。
    山中计,长吏讵能羁许。
    糊涂正合*吕。
    交梨火枣如缄惠,何必云林漓句。
    瓶罄醑。
    问玉醴金浆,通我仙宗谱。
    尝闻往古。
    说舟近蓬莱,风犹引出,何处觅县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