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寅士吉射,诚乃蔽聪明。 奈何赵志父,专举晋阳兵。 下令汉七国,借此以为名。 吾嘉徙薪智,祸乱何由生。 忆昔溴梁会,岂伊无诸侯。 群臣自盟歃,君政如赘旒。 有力则宗楚,何人复尊周。 空文徒尔贬,见此眦血流。 |
这首诗的主题是反对诸侯割据,主张统一。诗中描绘了当时赵国的政治状况,以及作者对这种状况的忧虑和不满。 首句“荀寅士吉射,诚乃蔽聪明。”表达了作者对荀寅和士吉的批评,他们遮蔽了赵国的聪明才智,使得赵国无法做出明智的决策。 “奈何赵志父,专举晋阳兵。”表达了作者对赵志父的批评,他过于专断,举起了晋阳的兵,引发了汉朝七国的纷争。 “下令汉七国,借此以为名。”描绘了赵志父的行为,他以汉七国为名下令,借此来制造纷争。 “吾嘉徙薪智,祸乱何由生。”表达了作者对徙薪政策的赞赏,认为如果实行徙薪政策,祸乱就不会发生。徙薪政策是指将薪水移至其他地方,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在这里,它象征着预防祸乱的措施。 “忆昔溴梁会,岂伊无诸侯。”描绘了作者对过去溴梁会的回忆,那时诸侯之间也有纷争,但并没有像现在这样严重。 “群臣自盟歃,君政如赘旒。”表达了作者对群臣自行盟誓,君主的权力被忽视的状况的批评。君主政令不统一,就像挂在那里无用的装饰品一样。 “有力则宗楚,何人复尊周。”表达了作者对宗楚有力的批评,他如何能再尊崇周朝?这暗示了当时政治混乱,无法再维护周朝的尊严。 “空文徒尔贬,见此眦血流。”表达了作者对空文贬低的批评,这种空文只会让人流泪,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和失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赵国的政治状况和作者的忧虑和不满,表达了对诸侯割据的反对和对统一的主张。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和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