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皆陈迹,披图问远公。 戈鋋三国后,冠盖六朝中。 葛蔓交残垒,芒花没后宫。 水流箫鼓绝,山在绮罗空。 极浦千艘聚,高台一径通。 云移吴岫雨,潮转楚江风。 登阁渐漂梗,停舟忆断蓬。 归期与归路,杉桂海门东。 |
这首诗《极目皆陈迹,披图问远公》是一首对历史和自然景观进行深刻反思的作品。它通过对三国、六朝时期的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 首先,诗中的“极目皆陈迹”表达了对历史长河中一切事物都会成为过去的感慨。而“披图问远公”则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疑问。 “戈鋋三国后,冠盖六朝中”这两句诗描绘了三国和六朝时期的历史场景,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 “葛蔓交残垒,芒花没后宫”这两句诗描绘了历史的遗迹,即战争留下的痕迹和花开花落的无常。 “水流箫鼓绝,山在绮罗空”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水流的静谧和山的空旷形成对比,暗示了历史的短暂和自然的永恒。 “极浦千艘聚,高台一径通”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和人类活动的交融,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 “登阁渐漂梗,停舟忆断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 最后,“归期与归路,杉桂海门东”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这种反思和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的敬畏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