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郑谷郎中》

诗心何以传,所证自同禅。
觅句如探虎,逢知似得仙。
神清太古在,字好雅风全。
曾沐星郎许,终惭是斐然。
作品赏析
这首诗《诗心何以传,所证自同禅。觅句如探虎,逢知似得仙。神清太古在,字好雅风全。曾沐星郎许,终惭是斐然》是一首对诗歌创作的深度赏析,它赞美了诗歌创作中的独特精神与艺术魅力。 首联“诗心何以传,所证自同禅。觅句如探虎,逢知似得仙”,诗人用禅语入诗,表达了诗歌创作的精神实质。这里,“诗心”可以理解为诗歌创作的灵魂,即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考;“何以传”表达了诗歌传承的困难与挑战,而“所证自同禅”则暗示了诗歌创作是一种独特的、超越语言和理解的内心体验。下一句“觅句如探虎”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寻找诗句的过程,如同猎人探虎一般,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坚韧的毅力;“逢知似得仙”则表达了诗人找到诗句时的欣喜若狂,如同遇仙一般,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颔联“神清太古在,字好雅风全”,这两句赞美了诗歌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其中,“神清太古在”表达了诗歌所蕴含的原始、质朴、自然的精神气质,如同太古时期一般纯净;“字好雅风全”则赞美了诗歌外在的形式美,即字句优美、风格典雅。 颈联“曾沐星郎许,终惭是斐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敬仰与谦逊。“曾沐星郎许”表达了自己曾经受到过别人的赞许与肯定,“终惭是斐然”则表达了自己深知自己的诗歌创作还远远达不到斐然的水平,这是一种自谦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富有哲理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深入地探讨了诗歌创作的本质、精神与魅力,表达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诗人的自谦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态度也体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艺术追求。
相关诗词
  • 1
    [唐]
    公门何事更相牵,邵伯优贤任养闲。
    满院落花从覆地,半檐初日未开关。
    寻仙郑谷烟霞里,避暑柯亭树石间。
    独为高怀谁和继,掾曹同处桂同攀。
  • 2
    [唐]
    春江潋潋清且急,春雨濛濛密复疏。
    一曲狂歌两行泪,送君兼寄故乡书。
  • 3
    [唐]
    芳兰无意绿,弱柳何穷缕。
    心断入淮山,梦长穿楚雨。
    繁花如二八,好月当三五。
    愁碧竟平皋,韶红换幽圃。
    流莺隐员树,乳燕喧余哺。
    旷望恋曾台,离忧集环堵。
    当年不自遣,晚得终何补。
    郑谷有樵苏,归来要腰斧。
    家乏两千万,时当一百五。
    飔飔杨柳风,穰穰樱桃雨。
    年芳苦沉潦,心事如摧橹。
    金犊近兰汀,铜龙接花坞。
    青葱建杨宅,隐辚端门鼓。
    彩素拂庭柯,轻球落邻圃。
    三春谢游衍,一笑牵规矩。
    独有恩泽侯,归来看楚舞。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