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张才甫知池阳》

频向长亭折柳枝,客中送客动愁思。
未论莲社重分袂,第喜牙璋再把麾。
旁塞兵民须旧德,长淮风月待新诗。
行看紫诏求耆宿,正是霜天清晓时。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情感深沉且富有哲理。诗人通过描绘长亭折柳、客中送客的场景,表现了深深的愁思和离别的痛苦。同时,诗人也通过赞美对方的品德和才华,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祝福。 首联“频向长亭折柳枝,客中送客动愁思。”通过“频向长亭折柳枝”的典型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愁思和离别的痛苦。在古代,长亭是送别的地方,而柳枝则是送别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一场景,把读者带入了离别的氛围之中。 颔联“未论莲社重分袂,第喜牙璋再把麾。”诗人通过“莲社重分袂”的比喻,进一步表达了离别的痛苦。莲社是古代文人雅士结社吟咏的地方,而“重分袂”则意味着再次分别。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离别的痛苦之中,而是通过“第喜牙璋再把麾”的表达,展现了友人即将上任的喜悦。 颈联“旁塞兵民须旧德,长淮风月待新诗。”诗人通过对友人即将上任的地方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才华和品德的赞美。诗人认为,友人的旧德能够得到边塞兵民的认可,而长淮的风月也期待着友人的新诗。 尾联“行看紫诏求耆宿,正是霜天清晓时。”诗人通过“紫诏求耆宿”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紫诏是指皇帝的诏书,而耆宿则是指有德行和才能的老者。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人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和对友人品德和才华的赞美,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人的用词简练精准,富有哲理,使得整首诗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相关诗词
  • 1
    [唐]
    荒境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旗分夏物,专讨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
    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歧陌涵余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 2
    [唐]
    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遣戍征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旂分夏物,专土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
    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岐陌涵馀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 3
    [唐]
    西学垂玄览,东堂发圣谟。
    天光烛武殿,时宰集鸿都。
    枯朽沾皇泽,翾飞舞帝梧。
    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
    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
    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