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举子》

先亲去无归,家有十男子。
春秋此堂上,拜起共祭祀。
一贫乃青毡,书种幸未已。
人言抱子晚,君已三十四。
何时见入学,况未保龆稚。
老年树松柏,仁者用其意。
父母养我时,辛勤五兄弟。
蜂房今俯育,谁则逮菽水。
昊天真罔极,梦想九原启。
恭惟父母心,敢不嗣遗体。
平生忠与孝,举动法经史。
先训吾所知,功名盖天尔。
作品赏析
这首诗深情地描绘了家庭亲情、责任和期望。诗中的主人公面对家庭的贫困和艰难,仍然坚守着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并以经史典故为行为准则,追求功名,以实现父母的期望。 诗歌开头,主人公感慨自己已经没有亲人可以归去,家中只剩下十个男子。在春秋祭祀的堂上,他们一起拜祭祖先,传承家风。虽然家境贫寒,但是诗书传家的传统仍然幸存。人们说他生子较晚,而他已经三十四岁了。孩子们尚未入学,甚至无法保证他们的生活。但是他并不气馁,以老年树松柏的坚韧精神,秉持着仁者的心意。 主人公回忆起父母养育他们五兄弟的艰辛,而现在他们如同蜂房一样抚育着孩子,谁能够尽到孝顺的责任呢?他感慨昊天无极,梦想着九原开,恭敬地继承了父母的遗志。他平生忠孝并举,以经史典故为行为准则,追求功名,以实现父母的期望。 整首诗洋溢着亲情、责任和传统美德的氛围,感人肺腑。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家庭亲情的重要性和传统美德的力量。
相关诗词
  • 1
    [宋]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
    有汝阳琎者,唱名殿陛。
    玉川公子,开宴尊罍。
    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
    如何好?
    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未尝戚戚于怀。
    问自古英雄安在哉?
    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
    姑苏台畔,花谢花开。
    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
    谁羡汝、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 2
    [宋]
    笔端忘杻械,舌本贵温润。
    明明犹麟书,作世大龟镜。
    哀哉束高阁,斯文久不胜。
    皇五开老眼,牵复首拜命。
    秋来举子场,谁领斯文印。
    向来针膏肓,必古司农郑。
  • 3
    [唐]
    一年秋半月当空,遥羡飞觞接庾公。
    虹影迥分银汉上,兔辉全写玉筵中。
    笙歌送尽迎寒漏,冰雪吟消永夜风。
    虽向东堂先折桂,不如宾席此时同。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