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缥缈。 算人间自有,移来蓬岛。 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 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虚照。 鹤溪游处,肯将琴剑同调。 休问挂树瓢空,窗前清意,赢得不除草。 只恐渔郎曾误入,翻被桃花一笑。 润色茶经,评量山水,如此闲方好。 神仙陆地,长房应未知道。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海山缥缈的景象,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海山缥缈。算人间自有,移来蓬岛。”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山缥缈,这是对大海和山峦的描绘,它们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而“移来蓬岛”则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蓬岛是古代对仙境的称呼,这里用来比喻海山缥缈的美景。 “一粒粟中生倒景,日月光融丹灶。”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太阳和月亮比喻为倒影,生动地描绘了太阳和月亮在海山之间投下的倒影,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而“日月光融丹灶”则表达了对神仙炼丹的向往,丹灶是炼丹的地方,这里用“日月光融”来形容炼丹炉火的光芒,表达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玉洞分春,雪巢不夜,心寂凝虚照。”这几句诗描绘了仙人居住的地方,玉洞是仙人的居所,这里用“分春”来形容它四季如春的美好景象。雪巢是指用雪做成的房子,这里用来形容仙人的居所冬暖夏凉,不夜不眠。而“心寂凝虚照”则表达了仙人内心宁静、虚无、明亮的境界。 “鹤溪游处,肯将琴剑同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敬仰之情,琴剑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乐器和武器,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而仙鹤是传说中的仙禽,这里用它来比喻仙人,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充满了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海山缥缈的描绘和对仙人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神仙炼丹的向往和对神仙居所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人通过描绘仙人居住的地方和隐逸生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宁静、淡泊、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反思了世俗生活的纷扰和喧嚣,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之,这首诗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是一首值得一读的诗歌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