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水落洲渚出,叠翠疏峰远烟没。 重楼百尺压高城,画栋沉沉倚天阙。 湖光上下天水融,中以日月分西东。 气凌云梦吞八九,欲与溟渤争雌雄。 澄澜无风雨新霁,一日万顷磨青铜。 琉璃夜影贮星汉,骑鲸已在银河中。 湘妃帝子昔何许,但有林壑青浮空。 苍梧云深不可见,遗恨千古嗟何穷。 须臾晦冥各异色,风怒涛翻际天黑。 乘陵濑壑走魑魅,渟滀百怪谁能测。 忽看舟子玩行险,更欲飞帆借风力。 安得晴云万里开,依旧寒光浸虚碧。 |
这是一首描绘洞庭湖景色的诗,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洞庭水落洲渚出,叠翠疏峰远烟没。”描绘了洞庭湖水位下降,洲渚显露,叠翠的山峰在远处的烟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 颔联“重楼百尺压高城,画栋沉沉倚天阙。”则描绘了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色的融合,重楼百尺,画栋沉沉,倚天而立,进一步展现了洞庭湖畔的壮丽景色。 颈联“湖光上下天水融,中以日月分西东。”描绘了湖光与天水相融,日月分列西东的景象,用极简的语言表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洞庭湖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最后,“安得晴云万里开,依旧寒光浸虚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希望能有万里晴空,让洞庭湖的寒光浸染整个天地。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同时,诗人也借助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暗示出人生的哲理,引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