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文章世所珍,终惭无补费精神。 浮名肤外增余赘,薄宦戈头寄此身。 养志吾方同邴曼,谈书谁复问山宾。 自怜坐顷三遗矢,衰晚好坏能用楚人。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吏部官员深感自己的文章虽然受到世人的珍视,但却无法补益社会,精神耗费巨大的心境。他对浮名和薄宦感到疲惫,认为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只是增添了多余的累赘。 在这位官员看来,他的人生志向和追求与战国时邴曼的养志之道相似,即淡泊名利,专注内心修养。同时,他也感叹现今无人能像南北朝的山宾那样与他深入谈论书法,引为知音。 诗的最后两句透露出他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悲慨,自怜在坐顷之间三次失禁,感叹自己虽然衰晚,却依然热爱用楚人的诗韵作诗。整首诗流露出他对人生、名利、社会的深沉感慨,以及对自身境况的悲悯和自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