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读老子次前韵》

平生好大忽琐细,焚香读书户常闭。
少年曾预老聃役,晚岁欲挹浮丘袂。
力探玄门穷众妙,肯学阴谋画奇计?
言狂不独人共排,志大仍忧後难继。
君看淡扫出茧眉,岂比一尺春风髻。
著书勿恤饱蠹鱼,会有子云生後世。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平生喜好大气、不拘小节的人的形象,以及他的生活状态和志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首句“平生好大忽琐细”描绘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他喜好大气象,忽视琐碎小事,表现出一种豁达和洒脱。 “焚香读书户常闭”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他常常在室内燃香,闭门读书,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少年曾预老聃役”一句,主人公在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始参与老子(老聃)的教诲和工作,展示了他的早慧和对道家思想的接触。 “晚岁欲挹浮丘袂”中的“浮丘”是道家的仙人,这句表达了主人公在晚年时期更加向往道家的生活,欲与仙人为伍。 “力探玄门穷众妙”表述了主人公努力探索道家深奥的道理,追求其中的妙处。 “肯学阴谋画奇计?”此句反问,表示主人公并不愿意学习阴谋诡计,体现出他的正直和浩然之气。 “言狂不独人共排”意味着他言论狂放,不仅被人们所排斥,也显示出他与常人的不同。 “志大仍忧後难继”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志向远大,但担忧后继无人的心情。 “君看淡扫出茧眉,岂比一尺春风髻”这两句以形象的比喻来描述主人公的淡然与超脱,与他的性格特点和追求相呼应。 最后的“著书勿恤饱蠹鱼,会有子云生後世”表达了主人公专注于著书立说,不畏惧困难,相信他的思想会影响后世。 整体来看,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倾心于道家思想,性格豁达,志向远大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示了他的生活状态和追求。
相关诗词
  • 1
    [宋]
    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
    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
    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
    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
    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
    达则牙旗金甲,穷则蹇驴破帽,莫作两般看。
    世事只如此,自有识鴞鸾。
  • 2
    [宋]
    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早茶采尽晚茶出,小麦方秀大麦黄。
    老夫一饱手扪腹,不复举首号苍苍。
    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
    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
    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
    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
    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
  • 3
    [宋]
    插脚红尘已是颠。
    更求平地上青天。
    新来有个生涯别,买断烟波不用钱。
    沽酒市,采菱船。
    醉听风雨拥蓑眠。
    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