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黄湾真如山般若台》

真如山中龙象宅,前三后三率禅客。
珍公提唱悟本心,一指不留庭下柏。
我来春事梅已玉,仍吸灵泉酌寒碧。
会看海印发光时,台前璧月连天白。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宁静、深邃的佛教禅意感,充满了对自然、宇宙以及内心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首句“真如山中龙象宅”形容寺庙处在深山之中,龙象是佛教中的神兽,象征着佛法的高深与神圣。“前三后三率禅客”一句,展示了寺庙中禅修者们的修行场景。 “珍公提唱悟本心,一指不留庭下柏。”珍公是寺庙的主持,他的教诲使禅客们领悟到了本心,即佛教中的真我。一指不留,意指直指人心,不加掩饰。庭下柏,则是禅寺的常见景象,用来比喻禅定的心境。 “我来春事梅已玉,仍吸灵泉酌寒碧。”诗人以春天的到来,梅花如玉为引,形容自己来到寺庙的时候,正值春天,梅花盛开。仍吸灵泉酌寒碧,则是诗人饮用清冽的泉水,感受大自然的清凉与宁静。 “会看海印发光时,台前璧月连天白。”海印发光,是佛教中常用来形容悟道的境界,璧月连天白则形容禅定的心境如同明月当空,一片清明。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禅修、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理的领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珍公的教诲和禅客们的修行,也展示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内涵。
相关诗词
  • 1
    [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2
    [汉]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 3
    [明]
    长相思,在沅湘,九疑之山郁苍苍。
    青天荡荡林木暗,落日虎啸风飞扬,欲往从之水无航。
    仲尼有德而不用,孟轲竟死于齐梁。
    松柏摧折桂生蠹,但见荆棘如山长。
    长相思,断人肠。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