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寺初容访静来,晚晴江上见楼台。 中林有路到花尽,一日无人看竹回。 自晒诗书经雨后,别留门户为僧开。 苦心若是酬恩事,不敢吟春忆酒杯。 |
这是一首优美而寂静的诗,充满了宁静、孤独与内敛的美感。诗中的野寺、静谧的环境、花尽的林中小路、无人看管的竹林,都形成了一种孤独、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自晒诗书、为僧留门等细节,表现了他的内心世界的静谧和深沉。 首联“野寺初容访静来,晚晴江上见楼台。”描绘了诗人初次访问野寺的情景,通过“初容”二字,表现出诗人对野寺的期待和恭敬之心。在晚晴的江面上,远远地看到寺庙的楼台,形成一种远离尘世的静谧感。 颔联“中林有路到花尽,一日无人看竹回。”进一步描绘了野寺周围的环境。林中的小路直通到花开尽头,一日无人看守的竹林回荡着寂静的气息,进一步表现了野寺的静谧和孤独。 颈联“自晒诗书经雨后,别留门户为僧开。”描述了诗人自己的行为。雨后自晒诗书,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超脱。为僧留门,则表现出他对佛教的尊重和敬仰。 尾联“苦心若是酬恩事,不敢吟春忆酒杯。”诗人用“苦心”二字表达了他对恩情的深沉感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苦涩体验。他表示,如果用这样的苦心去酬谢恩情,那么他就不敢去吟咏春天,回忆酒杯,进一步表现出他的内敛和深沉。 整首诗通过描绘野寺的静谧环境,以及诗人的行为和心理,表现出一种深沉、内敛的美感,同时也透露出对生活的苦涩体验和感恩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