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山房》

竹树转深径,茶山给孤园。
禅流打包去,旧日单寮存。
堂堂十八公,不知几寒温。
其谁晤对汝,冷落依颓垣。
有客占作室,此公正当轩。
风声落天半,似与幽人言。
已矣复焉往,佳哉略无喧。
在昔公择父,实惟谪仙孙。
读书庐山中,仰视五老尊。
头白不归来,高议排金门。
吾敢效前辈,分应守丘樊。
何忧蕙帐缺,怅望鹤与猿。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竹树深处的禅院,诗人通过描写环境、人物和自我感受,表现了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前辈先贤的敬仰和效仿。 首联“竹树转深径,茶山给孤园。”通过竹树和深径的形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而茶山和孤园则进一步强调了这是一个远离喧嚣的场所。颔联“禅流打包去,旧日单寮存。”则表现出这个禅院的宁静被打破,禅流离去,只留下旧日的单寮,给人一种世事无常的感慨。 颈联“堂堂十八公,不知几寒温。”通过形容禅院中的十八公,表现出这里的生活虽然清静,但也有些孤寂落寞。而“其谁晤对汝,冷落依颓垣。”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冷清和颓败。 接下来,“有客占作室,此公正当轩。”描绘了有人在这里搭建房屋,而这个人正是诗人自己。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风声落天半,似与幽人言。”则表现了诗人在这里静心聆听自然之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妙。 “已矣复焉往,佳哉略无喧。”表达了诗人对于这里生活的满足和不再追求喧嚣浮华的态度。而“在昔公择父,实惟谪仙孙。”则通过提及前辈先贤,表现了诗人对于他们的敬仰和效仿之心。 最后,“读书庐山中,仰视五老尊。”描绘了诗人在庐山中读书的场景,而“头白不归来,高议排金门。”则表达了诗人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质和对于真理的追求。整首诗通过描绘幽静禅院和自然之声,表现了诗人对于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前辈先贤的敬仰和效仿。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