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戊子六月十三日曝书得史院赐笔感怀》

君王孝悌纂修意,丞相忠良典领宜。
却恨身为周柱史,不令人识汉官仪。
当年请郡新进笑,今日曝书陈迹迷。
犹有院中宣赐笔,不妨林下醉题诗。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君王孝悌、丞相忠良的赞美,同时蕴含着对自身职位和身份的不满与无奈。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深沉、复杂的内心情境。 首联“君王孝悌纂修意,丞相忠良典领宜”展现了诗人对君王和丞相的赞美。诗人用“孝悌”形容君王,表现出其仁爱、亲和的品质,用“忠良”形容丞相,展现了其忠诚、贤能的形象。 颔联“却恨身为周柱史,不令人识汉官仪”中,诗人表达了对自身职位和身份的不满与无奈。作为周朝的柱史,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发挥,因此心生怨恨。同时,“不令人识汉官仪”也暗示着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和境遇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反思。 颈联“当年请郡新进笑,今日曝书陈迹迷”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焦虑。回忆当年请缨赴任时,新进的同僚们嘲笑自己,如今晒书翻阅陈年旧事,又感到迷茫和困惑。这一对比,凸显了诗人在时间流逝中的成长和变化,也加深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和苦闷。 尾联“犹有院中宣赐笔,不妨林下醉题诗”则表现了诗人在苦闷中寻找宣泄和寄托的方式。虽然仍然拥有院中宣赐的笔,但诗人选择在林下醉酒题诗,以此来排遣内心的忧郁和不满。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通过对自身经历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世界,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命运等问题的思考。
相关诗词
  • 1
    [清]
    野树鸣蝉咽未休,蓼花萍叶晚来秋。
    干戈满眼惊残梦,风雨伤心逐去舟。
    丧乱相依吾弟在,艰危无奈老亲忧。
    更怜宿草青青冢,寒食新烟望里愁。
  • 2
    [元]
    蒙岩几日桃花雨。
    依稀流水章桥去。
    只恐到天台。
    误通刘阮来。
    玉堂开绮户。
    不隔尘寰路。
    休认避秦人。
    壶中别有春。

    时光烂漫,烟雨冥蒙,恍隔尘世。
    汲泉煮茗,清话移时,为赋菩蛮一阕云。
    通议大夫宪佥世玉题(元金石偶存。
  • 3
    [明]
    元年正月初,运使莅江浙。
    二月开衙门,上下总怡悦。
    明恩隆委任,疏钝愧忝窃。
    四月草寇生,民灶被残劫。
    场官殒八人,煎办顿阻节。
    分司两道出,招抚心力竭。
    十月大课成,幸且无亏折。
    省垣诸公相,筵燕每攀接。
    和气蔼如春,鱼水喜相得。
    家有黄马驹,日夕畏踶啮。
    平章换青鬃,裁银补吾缺。
    因得与子槃,求姻细抡择。
    戊子王氏女,偶与龟筮叶。
    遂于十月间,随宜为昏结。
    念汝一载余,音问成远隔。
    劳我昼夜思,梦寐常切切。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