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健坤从,阳风阴阳。 迨兹受祉,允也闰况。 虞来在下,德物在上,咨时三公,执事无旷。 |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宇宙的运转和人类的责任。它描绘了乾健坤从、阳风阴阳的自然法则,以及人类如何通过受祉(接受福祉)和执事无旷(尽职尽责)来回应这些法则。 首句“乾健坤从,阳风阴阳”,这里用乾和坤象征天地的关系,乾为天,代表阳刚、主动、积极,坤为地,代表柔顺、被动、接纳。阳风阴阳则象征着阴阳互生,风代表流动和变化,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 “迨兹受祉,允也闰况”表达了人类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接受自然界的恩赐。这里的“祉”可以理解为福祉,即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繁荣;而“闰况”则可以理解为周期性的变化,即自然界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虞来在下,德物在上”表达了道德的重要性。虞在这里指的是传说中的舜帝,他以德治天下,因此被称为虞。在下即指舜帝在人间,德物在上则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即只有通过道德修养,人类才能真正实现受祉和执事无旷。 最后,“咨时三公,执事无旷”是对当时执政者的建议,要求他们尽职尽责,不荒废职守。三公是古代的最高官职,这里可以理解为执政者。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执政者能够勤勉工作,不荒废职责,以实现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自然法则、道德修养、人类责任和执政者职责的重要性。它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注重道德修养,勤勉工作,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