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春饶雨,书生老益贫,固难夸练炭,亦岂择劳薪。 盐尽才供暮,醯微尚恼邻。 人嗤信书误,痴绝望常珍。 |
这首诗《泽国春饶雨,书生老益贫,固难夸练炭,亦岂择劳薪。盐尽才供暮,醯微尚恼邻。人嗤信书误,痴绝望常珍。》是作者对生活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贫穷生活的无奈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首联“泽国春饶雨,书生老益贫”,描绘了作者所在的环境和自己的处境。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却只能依赖雨水来滋润,这无疑是对作者生活环境的描绘。而“书生老益贫”则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尽管年岁已高,但仍然贫穷,这无疑是对作者坚韧不拔精神的描绘。 颔联“固难夸练炭,亦岂择劳薪”,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贫穷生活的无奈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尽管无法夸耀自己的努力成果,但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这无疑是对作者坚韧不拔精神的进一步描绘。 颈联“盐尽才供暮,醯微尚恼邻”,描绘了作者生活的艰难和无奈。这里用盐和醋的短缺来形容生活的艰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邻居的感激之情,这无疑是对作者善良品质的描绘。 尾联“人嗤信书误,痴绝望常珍”,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无奈接受。尽管有人嘲笑他过于相信书本,但他坚信知识的力量,认为它是珍贵的财富。这无疑是对作者对知识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进一步描绘。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贫穷生活的无奈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通过描绘环境、处境、努力成果、生活艰难等细节,展现了作者的坚韧不拔精神和对知识的热爱。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深感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