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杂曲歌辞·回纥》

曾闻瀚海使难通,幽闺少妇罢裁缝。
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
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闺中少妇思念远征丈夫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少妇的内心独白,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首句“曾闻瀚海使难通”描绘了边疆的荒凉和遥远,暗示了丈夫可能长期不能归家。这为全诗定下了哀怨的基调。接下来,“幽闺少妇罢裁缝”描绘了少妇独守闺房,无心裁剪缝制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缅想边庭征战苦”一句,诗人将少妇的思绪转向了边疆战场,想象着丈夫在边庭的艰苦战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而“谁能对镜治愁容”一句,则表达了少妇面对思念和担忧的无助和无奈,她无法自己安慰自己,无法对镜治愁,这更加强化了她的孤独和痛苦。 “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两句,诗人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消逝,进一步突出了少妇的哀怨和无奈。这两句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使得人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少妇的内心独白,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少妇的形象和情感,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和对和平的向往。
相关诗词
  • 1
    [现代]
    杀人盈野复盈城,谁挽天河洗甲兵。
    至德收京回纥马,宣和浮海女真盟。
    兴亡总入连宵梦,衰废难胜饯岁觥。
    五十八年流涕尽,可能留命见升平。
  • 2
    [明]
    吐蕃健儿面如赭,走入黄河放胡马。
    七关萧索少人行,白骨战场纵复横。
    敦煌壮士抱戈泣,四面胡笳声转急。
    烽烟断绝鸟不飞,十一年来不解围。
    传檄长安终不到,借兵回纥何曾归。
    愁云惨淡连荒漠,卷地北风吹雪落。
    将军锦鞯暮还控,壮士铁衣夜犹著。
    城中匹绫换斗麦,决战宁甘死锋镝。
    一朝胡虏忽登城,城上萧萧羌笛声。
    当时左衽从胡俗,至今藏得唐衣服。
    年年寒食忆中原,还著衣冠望乡哭。
    老身幸存衣在箧,官军几时驰献捷?
  • 3
    [唐]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日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餧肉葡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
    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
    鹤禁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攀龙附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