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瀚海使难通,幽闺少妇罢裁缝。 缅想边庭征战苦,谁能对镜治愁容。 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 |
这是一首描绘闺中少妇思念远征丈夫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少妇的内心独白,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 首句“曾闻瀚海使难通”描绘了边疆的荒凉和遥远,暗示了丈夫可能长期不能归家。这为全诗定下了哀怨的基调。接下来,“幽闺少妇罢裁缝”描绘了少妇独守闺房,无心裁剪缝制的情景,进一步表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思念。 “缅想边庭征战苦”一句,诗人将少妇的思绪转向了边疆战场,想象着丈夫在边庭的艰苦战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而“谁能对镜治愁容”一句,则表达了少妇面对思念和担忧的无助和无奈,她无法自己安慰自己,无法对镜治愁,这更加强化了她的孤独和痛苦。 “久戍人将老,须臾变作白头翁”两句,诗人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消逝,进一步突出了少妇的哀怨和无奈。这两句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使得人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少妇的内心独白,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无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描绘少妇的形象和情感,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和对和平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