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萍梗三到吴,走俗未暇观西湖。 是行信步至湖上,水光山色开天壶。 游人杂遝半罗绮,一径不惮穿云纡。 归来神思顿清发,诗中写出钱塘图。 张侯妙语何所似,青玉为案黄金铺。 要当联辔事幽讨,邂逅得句相招呼。 东坡已死不可作,因君对景还嗟吁。 水仟配食竟莫举,但见旧隐环菰蒲。 山间有寺过三百,终期遍走参能儒。 还家儿辈若问我,庶免不如空嗫嚅。 |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杭州西湖之后所写,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和对游历过程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以及对文化交流和学术探究的向往。 首段描述了作者十年间三次到吴地(即苏州)的经历,但因为忙碌而未能欣赏西湖的美景。接着,作者信步走到湖上,被水光山色所吸引,仿佛打开了一个美丽的水壶。 第二段描述了湖上的景象,游人熙熙攘攘,许多都是穿着华丽的罗绮,小径曲折蜿蜒,穿行于云朵之间。作者归来后,感到精神焕发,于是创作了一幅钱塘(即杭州)图。 在诗中,作者对张侯的妙语进行了赞美,并表达了与他人联辔探幽、偶得佳句时的愿望。同时,作者感叹苏东坡等前辈已逝,希望能与他人一起探讨学术和交流心得。 最后,作者提到了回家后若有人问及此事,便可以避免尴尬的沉默。这表明作者对这次游历的深刻印象和对西湖美景的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和对游历过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以及对文化交流和学术探究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前辈的怀念以及对与他人交流的渴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