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连夕熟睡戏书》

投帻尘机息,捐书困味长。
早眠犹有日,晚起已无霜。
蝶入三更枕,龟榰八尺床。
昏昏君莫笑,差胜醉为乡。
作品赏析
这首诗《投帻尘机息,捐书困味长》是一首描绘诗人放下尘世纷扰,回归内心世界的诗篇。它通过描绘早眠晚起、晚秋季节的景象以及诗人自己的生活习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首句“投帻尘机息,捐书困味长”,诗人放下手中的工作,摆脱了尘世的纷扰,不再被繁琐的事物所困扰,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内心的宁静。捐书二字,暗示了诗人对知识的理解已经超越了表面的阅读,而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早眠犹有日,晚起已无霜”描绘了早眠晚起的日常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节制和自律。早眠晚起,避免了日间的劳累和疲惫,也避免了日间的纷扰和喧嚣,使诗人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生活,思考人生。无霜二字,暗示了季节的晚秋,给人一种宁静、沉稳的感觉。 “蝶入三更枕,龟榰八尺床”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三更枕和八尺床,暗示了诗人生活的舒适和安逸。这里用到了比喻的手法,将枕头比作蝴蝶,将床比作乌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生活的惬意。 “昏昏君莫笑,差胜醉为乡”,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我调侃。昏昏二字,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他认为这种晚起的生活状态虽然不像醉酒那样酣畅淋漓,但是它却能让人远离尘世的纷扰,回归内心的宁静。这种生活方式虽然不如醉酒那样狂放不羁,但却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放下尘世纷扰,回归内心世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节制、自律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多种手法,如对比、比喻、自我调侃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相关诗词
  • 1
    [明]
    熟睡孤峰最上台,雪深埋却醉形骸。
    一枝竹杖虽然瘦,曾解山中斗虎来。
  • 2
    [宋]
    燕山三月初三夜,听得啼鹃第一声。
    同是小楼孤烛下,主人熟睡客惊心。
  • 3
    [宋]
    雨过天如沐,回山浓翠侵。
    平桥带野水,涓涓绕竹林。
    茅屋闃无人,案上横素琴。
    白鹭正熟睡,杳无羡鱼心。
    维舟欲渡谁,柳岸烟沉沉。
    长啸在何处,惆怅隔云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