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榆风起匝天来,透隙穿帘醉眼开。 毡襯庭阶茸妥贴,带盘山径玉萦回。 根行万国将宜麦,香动千林独放梅。 閒把银杯评柳絮,始知谢女亦非才。 |
这首诗《白榆风起匝天来,透隙穿帘醉眼开》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白榆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首联“白榆风起匝天来,透隙穿帘醉眼开”,诗人以风起白榆为背景,描绘出一种宏大而壮观的景象,仿佛白榆的风声可以匝天而来,穿帘而入。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热烈而欢快的基调,使人仿佛看到了诗人眼中闪烁着兴奋和惊喜的光芒。 颔联“毡衬庭阶茸妥贴,带盘山径玉萦回”,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白榆的风采,它像绒毯一样铺在庭阶上,又像山径上的玉带一样盘旋回绕。这里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也寓含了丰富的意义。白榆的风姿如同一种温暖的抚慰,如同一种高雅的装饰,也如同一种自然的引导。 接下来的两联,诗人以白榆的风味和特性来象征性地表达了生活的哲理。“根行万国将宜麦,香动千林独放梅”,这一联表达了坚韧和独立的精神,白榆的根能够引导万国适宜种植麦子,它的香味能够吸引千林中独放出梅花的景象。这象征着无论在何种环境中,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一句“闲把银杯评柳絮,始知谢女亦非才”,诗人以柳絮和白榆的飘絮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谢女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理解。在这里,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即使是最普通的事物也有其独特的魅力,也有其值得赞美的地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白榆为载体,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寓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