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友李粹老,少也游胶庠。 六年得一第,自谓贵且昌。 衽席不知戒,飞黄中道僵。 三阅大渊献,岁月亦已长。 嗟嗟死非所,至今未能忘。 忠言类良药,苦口不见尝。 那知兵火馀,获见同舍郎。 来丞濡须郡,两岁依馀光。 邂逅偶及此。 为之泪淋浪。 高义藉激薄,美政称扶伤。 康沂富邦国,何独歌王祥。 江城四月尽,麦熟梅子黄。 归与佐吾君,谈笑跻义皇。 遥应不可留,船头鼓其镗。 |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李粹老的深情回忆和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经历的同情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首段通过描述李粹老早年科举及第,自以为前途光明,却在中途遭遇挫折,历经岁月漫长的故事,表达了对李粹老坎坷人生的同情。 二至十段,作者回忆了与李粹老在同舍时的友情,以及李粹老在濡须郡时的遭遇。作者通过描述李粹老忠言逆耳、遭遇兵火、邂逅相逢等情节,表达了对李粹老的关心和同情。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李粹老高义美政的赞赏,以及对李粹老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末段,作者通过描述麦熟、梅子黄等季节景象,表达了对友人归乡的期待,并鼓励友人与自己一起努力,走向义皇之境。最后,作者因为无法挽留友人,只能在船头为其送行。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李粹老的深情回忆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同情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