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月不出户,堂上多绿苔。 忽有方外客,衣披稻畦来。 来从青山下,手把纨素裁。 笔草数行字,瘦蛇起春雷。 渴墨未散雾,屈角麟欲开。 装为两大轴,置我并琼瑰。 懒瞠长须奴,挂壁不扫埃。 智永与怀素,其名久崔嵬。 师今继此学,入神在徘徊。 未料辄以我,便比和羹梅。 我心常苦酸,得姓何可能。 |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学书艺术的敬佩和对其不慕荣利品格的赞赏。 首段描述了作者久居室内,门前长满青苔的景象,为下文的客人出现做了铺垫。接着,客人穿着农夫的衣服,从青山下来,手里拿着素纸,笔走龙蛇,墨气四溢。他的字如瘦蛇滚动,角如欲开之麟,装订成两大轴,用玉石和瑰宝来比拟也毫不夸张。作者用“懒瞠长须奴,挂壁不扫埃”形象地描绘了客人的书法作品被挂起后的情景,表现出作者对客人书法艺术的敬佩。 在描述完客人的书法艺术后,作者将客人与智永和怀素等古代书法大家相比,认为他们的名字已经高高在上。接着,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客人学书艺术的敬仰和向往,并感叹自己不能像客人那样不慕荣利,保持清苦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学书艺术的敬佩和对其品格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