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潭澄碧见师心,我欲穷源何处寻。 万壑松风酬夜讽,一犁花雨发春吟。 不妨契阔三年别,却得留连数日阴。 竹外小桃开也未,灵云应已久披襟。 |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滟潭、松风、花雨、契阔、留连等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向往。 首联“滟潭澄碧见师心,我欲穷源何处寻。”诗人以清澈的滟潭为喻,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向往。诗人想要探索真理的源头,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探索。 “万壑松风酬夜讽,一犁花雨发春吟。”颔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感激。松风、花雨等自然元素,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丰富,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 “不妨契阔三年别,却得留连数日阴。”颈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虽然分别已经三年,但仍然对过去的时光留恋不舍,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 “竹外小桃开也未,灵云应已久披襟。”尾联通过描绘竹外桃花的开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灵云是诗人的朋友,也是一位修行者,他早已披襟等待桃花的开放。诗人以此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也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鼓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向往。诗人通过对滟潭、松风、花雨、契阔、留连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