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从垅坻去,垅坻多羌兵。 明月共临峡,风泉如哀筝。 志士莫忆家,将军亦儒生。 |
这首诗《闻从垅坻去,垅坻多羌兵。明月共临峡,风泉如哀筝。志士莫忆家,将军亦儒生。》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的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英勇将士的敬仰之情。 首句“闻从垅坻去,垅坻多羌兵”直接描绘了战争的场景,士兵们从高高的垅坻(可能是战场的高地)撤退,而那里有很多羌兵。垅坻是高地,在这里象征着战争的高潮,而羌兵则是敌军,他们的出现象征着战争的激烈和残酷。 “明月共临峡,风泉如哀筝”这两句诗描绘了战争后的场景,明月照耀下的峡湾和风泉交织的景象,然而诗人却用“如哀筝”形容,表现出战争后的凄凉和哀伤。 “志士莫忆家”和“将军亦儒生”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敬仰和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前一句是对那些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奋勇杀敌的志士们的赞美,后一句则是对那些在战争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儒生将军的赞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和对英勇将士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敬仰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