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作茧依蚕蔟,以丝自裹还自足。 与尔为妇过一生,怒即分飞同转目。 辛勤唯雏寄鹊巢,子母生离因尔逐。 羽毛曾未颜色衰,饮啄不计丰俭时,天阴辄遣呼辄归,恩情纸薄谁信之。 朝为夫妇夕行路,世间反覆那能知。 汲妻白母非美事,後代放此诚堪悲。 |
这首诗的主题是婚姻的不幸和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蚕、蛾、鹊等动物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婚姻的悲欢离合,以及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无常。 首段诗人用“不如作茧依蚕蔟,以丝自裹还自足”来表达对婚姻的失望。这里用蚕作比喻,蚕在吐丝成茧之后,就被自己包围在里面,象征着婚姻的自我封闭和自我满足。 接下来的几段,诗人通过描述蛾、鹊等动物的生活,进一步表达了对婚姻的无奈和人生的无常。“辛勤唯雏寄鹊巢,子母生离因尔逐”,这里用鹊巢和蛾的生离比喻婚姻的分离和无常。“羽毛曾未颜色衰,饮啄不计丰俭时”,这里用羽毛的颜色变化和饮啄的生活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和无常。 “天阴辄遣呼辄归,恩情纸薄谁信之”,这两句表达了婚姻中的恩情之浅薄,让人感到无奈和无助。 最后,“朝为夫妇夕行路,世间反覆那能知”,诗人用朝夕相伴的夫妇最终反目成仇来表达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无常。 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婚姻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和感慨。同时,诗人也借此诗对后世的人们提出了警示,提醒人们在婚姻生活中要谨慎选择,珍惜感情,不要轻易放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婚姻和人生的深刻理解,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