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二仲父,连为吴越宰。 钱唐与萧山,治迹应无改。 鱼虾莫厌腥,网罟从人采。 天晴姚江深,县鼓朝翻海。 |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述一位在吴越担任地方官的二仲父。吴越地区,即现在的江苏、浙江一带,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两句“君家二仲父,连为吴越宰”,直接点明诗人的主题,他正在谈论的是一位名叫“二仲父”的地方官。而“连为吴越宰”则进一步说明这位二仲父在吴越地区担任地方官的职务。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这位二仲父的高度赞扬,他能够担任地方官,说明他有着出色的能力和优秀的政绩。 接下来的两句“钱唐与萧山,治迹应无改”,描述了二仲父在钱唐和萧山等地治理地方时的政绩。钱唐和萧山都是吴越地区的著名城市,二仲父在这些地方的治理应该没有改变,这也暗示了他的治理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接下来的四句“鱼虾莫厌腥,网罟从人采。天晴姚江深,县鼓朝翻海”,描绘了当地的生活场景和自然环境。鱼虾虽然腥,但只要人们愿意去捕捉,它们就会成为人们的食物。而网罟则是捕鱼的工具,人们可以随意使用。此外,天晴时姚江的水深,人们可以乘着小船去捕鱼,而县鼓则是用来召集民众的鼓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变成了另一种声音。这些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当地的生活场景和自然环境,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在吴越担任地方官的二仲父的政绩和当地的生活场景和自然环境,表达了对这位二仲父的高度赞扬和对当地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敏锐观察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