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荒随处长蓬蒿,忽告通幽且尽薅。 已问花翁移郁李,竟从金母折蟠桃。 住庵事简吾何力,种树功高子有劳。 吏用公材当小试,把锄来趁雨如膏。 |
这首诗是作者在经过荒芜的小径,看到重新整理过的花园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花园新貌的赞赏,也流露出对园丁的感激之情。 首联“径荒随处长蓬蒿,忽告通幽且尽薅”描绘了小径荒芜、长满蓬蒿的景象,以及经过整理后小径变得幽深、蓬蒿被全部清除的情景。作者用“长蓬蒿”、“通幽”、“尽薅”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小径的变化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颔联“已问花翁移郁李,竟从金母折蟠桃。”作者询问园丁移栽郁李的原因,竟然是从西王母处折来的蟠桃花树。这里运用了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典故,既表现了花园的神秘和珍贵,也表达了作者对园丁的赞赏和敬意。 颈联“住庵事简吾何力,种树功高子有劳。”作者表达了对园丁简朴生活和辛勤劳动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园丁的感激之情。 尾联“吏用公材当小试,把锄来趁雨如膏。”作者表示自己只是利用公职之余来帮助园丁进行工作,而园丁也用他的才能和辛勤劳动来回报作者。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园丁的尊重和赞赏,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公职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整首诗通过对花园新貌的描绘和对园丁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劳动者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公职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以及对劳动和奉献精神的推崇。整首诗语言简练、生动,富有诗意和情感,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