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青青入烧痕,登临何处暗销魂。 应怜野老无拘缚,种竹栽花教子孙。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淡然、闲适的笔调,描绘了诗人登临远眺时所见到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草色青青入烧痕”,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草色与烧痕相互交织的景象。青青的草色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而烧痕则代表着过去的痕迹和历史的烙印。这两者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对比,一方面是新生和希望,另一方面是旧日的痕迹和历史的沉淀,这种对比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登临何处暗销魂”,诗人登高远眺,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禁黯然神伤。这里的“登临”可能指的是登高远眺,也可能是指身处某种情境之中。无论哪种情况,“何处”都表明诗人感到迷茫和无助,不知道该往何处去,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眼前的景象。 “应怜野老无拘缚,种竹栽花教子孙。”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他虽然感到迷茫和无助,但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选择了一种积极的方式来面对生活。他怜悯那些像他一样被束缚的人,但他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因此,他选择了种竹栽花这种看似简单但却充满生活情趣的方式,以此来教诲子孙,让他们懂得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整首诗以一种淡然、闲适的笔调,描绘了诗人登临远眺时所见到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和思考。它告诉我们,生活虽然充满了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选择积极的方式来面对,就能够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不要轻易放弃希望和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