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初夏病中》

抱病经清暑,空庭扫紫苔。
花篱妨蝶过,桐井引禽来。
徒有文园渴,更有漳浦才。
可怜余滞骨,无复动心灰。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情韵、寄托遥深的七言古诗。它大致表达了诗人在清冷凄凉的病居环境中,怀着孤寂苦闷的心情,回忆往事、悲叹思归的情感。 “抱病经清暑,空庭扫紫苔”首先交代了病居的环境——经年累月病卧于清净的殿堂。庭院内到处是青苔。“空庭”点出自己离去后庭院变得冷冷清清,“扫”字又赋予了诗人一种悲凉的感觉和意味。 接着紧接上句,“花篱碍蝶过,桐井引禽来。”用清净绝尘的环境继续渲染自己的凄楚,此时在自己身旁方寸之地都生有花篱,时刻都有碍着蝴蝶穿行。因内着疾症不能外出的自己倒好,蝴蝶都纷纷飞到屋外,而井边的梧桐树上也引来了各种禽鸟。这两句把病中不能外出的情况描写得非常生动细致,也表达了诗人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与羡慕。这着墨“笨”而细腻,其中的各种景致将随着季节更替而又变化无穷,并且包含了鸟儿时去时来时刻不肯远离的美好情感,深具内涵与诗意。 诗人在字面上花了很大功夫自然舒远情思,让诗篇的开篇部分就像是一幅水墨画,具有雅淡高远的意境。“徒有文园渴,更有漳浦才。”借用了前人的典故,点出自己身体虽有司马相如的文士病痛,但心中所思所想却只有屈大夫的漳浦归来之才能了。表达了自己有志难骋的苦闷和滞留异乡的无奈。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它含蓄地透露了诗人内心深处想要回归故乡、施展才华的愿望。 “可怜余滞骨,无复动心灰。”骨滞留于此,多属无可奈何之事。就如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迁谪之痛仍留心底。“动心灰”一语出自王维《偶然作》诗:“闻事凋人世,须知动心灰”,本意为要抛弃一切尘念。而此处用来表现诗人欲归不能、意冷心灰的苦闷心理。本句上承“徒有文园渴”,表示自己欲归不能的可怜可叹;下“漳浦才”,使诗人欲归不成而引起的苦闷情绪更加强烈地传达出来。 这首诗语言朴素清新、用典贴切自然、情感丰富真挚,是一首情韵深沉、感人至深的佳作。 以上就是我对这首诗的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创作背景
**《初夏病中》是宋朝诗人钱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到诗人当时的生活境况和心境。钱易生活在宋代,那个时期的文人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的生活情感、社会观察和人生哲理。而“初夏病中”表明诗人是在初夏时节,身体抱恙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诗,可能诗中会描绘他病中的感受,对初夏景色的描绘,以及可能包含的对生活、生命的思考。 对于诗歌的具体创作背景,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解读,这通常涉及到诗人的生平、历史背景、文学风格等多个方面。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建议查阅相关的诗歌解读和文献资料。
相关诗词
  • 1
    [宋]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 2
    [唐]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
    珮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 3
    [唐]
    夏景恬且旷,远人疾初平。
    黄鸟语方熟,紫桐阴正清。
    廨宇有幽处,私游无定程。
    归来闭双关,亦忘枯与荣。
    土室作深谷,藓垣为干城。
    頫杉突杝架,迸笋支檐楹。
    片石共坐稳,病鹤同喜晴。
    瘿木四五器,筇杖一两茎。
    泉为葛天味,松作羲皇声。
    或看名画彻,或吟闲诗成。
    忽枕素琴睡,时把仙书行。
    自然寡俦侣,莫说更纷争。
    具区包地髓,震泽含天英。
    粤从三让来,俊造纷然生。
    顾予客兹地,薄我皆为伧。
    唯有陆夫子,尽力提客卿。
    各负出俗才,俱怀超世情。
    驻我一栈车,啜君数藜羹。
    敲门若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