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烹羊猪,鸟烹鸭鸡。 唯鹑不杀,置奴而携。 公坐堂上,见而悲凄。 急令开笯还故栖,其间无力飞不齐。 公只知鱼之洋洋,鹅之鶂鶂。 噫兮噫兮。 |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对人类对动物的残忍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诗人通过描绘烹羊宰猪、烹鸭杀鸡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类滥杀无辜的深深不满。 “兽烹羊猪,鸟烹鸭鸡”,诗人以动物的视角,描绘了人类在烹饪时对它们的残忍对待,这是对人类滥杀无辜的直接揭示。而“唯鹑不杀,置奴而携”则是对那些侥幸逃脱屠戮的动物的同情,它们被人类捉住,却因为某种原因没有被杀死,而是被放生。 “公坐堂上,见而悲凄”,诗人进一步揭示了人类的残忍行为对动物的影响,它们在人类的厨房中惊慌失措,人类却坐在堂上,冷眼旁观它们的悲惨遭遇。这种对比,更加强调了人类的残忍和冷酷。 “急令开笯还故栖,其间无力飞不齐。”这是诗人的呼吁,希望人类能停止对动物的残忍行为,给予它们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诗人希望人类能理解动物们的无助和痛苦,停止对它们的伤害,让它们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 最后,“公只知鱼之洋洋,鹅之鶂鶂。”诗人以公的视角,揭示了人类的无知和短视。公只知道鱼的自由自在,鹅的自由翱翔,却不知道这些动物在失去自由后所遭受的痛苦和无助。 “噫兮噫兮。”诗人以叹息声结束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类行为的深深遗憾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动物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的残忍行为,呼吁人类停止对动物的伤害,给予它们应有的尊重和保护。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批判性,也具有强烈的呼吁性,值得我们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