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乘轩客,飘零老更穷,棹船秋叶浦,策杖桂枝丛。 往事都如梦,新诗不用工。 草庐消得几,不许卧隆中。 |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首联“曾是乘轩客,飘零老更穷”,诗人以自己曾经的身份和现在的处境为背景,表达出一种人生的沧桑感。“乘轩客”意味着诗人曾经有过高远的理想和抱负,但“飘零老更穷”则描绘出他现在的落魄和孤独。这一对比,凸显出人生的无常和变化,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涩和无奈。 颔联“棹船秋叶浦,策杖桂枝丛”,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秋叶浦划船,在桂枝丛中拄着拐杖行走的场景。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诗人自己生活的描绘。秋叶浦和桂枝丛都是诗人的生活环境,而“棹船”和“策杖”则表达了诗人的行动方式。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和生活的细节,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颈联“往事都如梦,新诗不用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他觉得往事就像梦一样,已经无法改变,而新诗则不需要刻意去追求工整和华丽。这一联透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淡然和超脱,也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态度。 尾联“草庐消得几,不许卧隆中”,诗人以草庐为喻,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隆中的渴望。这里既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不满。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的理想和追求,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语言简练而有力,让人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无奈,也让人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