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如龙来,起伏力不胜。 老夫跨其脊,半空欲飞腾。 尚念同游人,一二东南朋。 税驾为小留,木末朱栏凭。 远水天共阔,秋风响饥鹰。 城郭千万家,营壨相依凭。 年年重阳节,高处尽可登。 南楼与北榭,游览昔所曾。 插花楚观上,醉舞仅所能。 惊倒地上人,白日看上升。 |
这首诗的标题是《一山如龙来,起伏力不胜》,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的诗篇。 首先,诗中描述了一座山如龙般奔腾而来,起伏有力,气势磅礴。这种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力量。接着,诗人跨上了山的脊背,仿佛要腾空飞起,这进一步展示了山的雄伟和诗人的豪情。 诗人还表达了对同游者的思念,他们或许是诗人的朋友或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在一起欣赏着山水的美丽,共享着这份自然的力量和魅力。诗人希望他们能在此停留一段时间,在高处欣赏风景,凭倚着木头的末端——即栏杆。 在远处的湖水和秋风的映衬下,饥饿的鹰在天空中翱翔,这描绘出了一幅秋日山水的美丽画卷。城市和城墙围绕着山脚,人们在这里生活,繁衍生息。最后,诗人提到了重阳节时,人们可以登上高处尽情游览,这又增添了一份节日的气氛。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山的雄伟和壮丽,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人生智慧。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的佳作,充满了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