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君子,学以为己。 可行则行,可止则止。 仕以行義,止以远恥。 世衰道微,岂復知此。 蚩蚩始学,青紫思拾。 万马并驰,孰能独立。 始雖弗急,後亦汲汲。 我思崔公,涕泗横集。 |
这首诗以古之君子为参照,表达了对古代君子品格的崇敬和对当今世道的忧虑。诗中描绘了古代君子以学习为己任,行止有度,以义为仕,止以远耻。然而,随着世道的衰落,这种高尚的品格已经难以寻觅。 诗中“学以为己”表达了古代君子以学习提升自我,完善品格的理念。他们知道何时该行,何时该止,这是他们行为的准则。 “仕以行義,止以远恥”这句话表达了古代君子在仕途中的原则,他们以行义为准则,当到达仕途的尽头时,他们选择停止,以远离耻辱。 然而,“世衰道微,岂復知此”表达了诗人对当今世道的忧虑。世道衰败,道德沦丧,人们已经不再了解这些古代君子的品格。 “蚩蚩始学,青紫思拾”描述了当今社会的现象,人们开始学习,但只是为了追求权力和名利,就像看到青紫色的东西就想拾起一样。 最后,“我思崔公,涕泗横集”表达了诗人对崔公这样的古代君子的怀念和崇敬,崔公的行为和品格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诗人涕泗横集。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君子品格的崇敬和对当今世道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崔公这样的古代君子的怀念和崇敬。这种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世道的反思,是这首诗的重要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