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欲除蠹,蠹去树亦挠。 何须食微虫,尔腹岂不饱。 天下本无事,自为庸人扰。 君实知古深,终惭用倾巧。 |
这首诗《啄木欲除蠹,蠹去树亦挠。何须食微虫,尔腹岂不饱。天下本无事,自为庸人扰。君实知古深,终惭用倾巧。》是一首对庸人扰民的批判,以及对清官的赞美。 首联“啄木欲除蠹,蠹去树亦挠。何须食微虫,尔腹岂不饱。”描绘了啄木鸟为了除去树内的蠹虫,而不断啄树的情景。诗人借此引出主题,批判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扰乱社会安宁的人,他们就像蠹虫一样,让社会这棵大树受到伤害。诗人进一步质疑这些人为何还要吃那些微小的虫子,他们的肚子难道不饿吗?这里的“微虫”并非实指,而是用来象征那些庸人,他们虽然小,但却是社会的大害。 颔联“天下本无事,自为庸人扰。”进一步强调了问题的本质,即天下本来无事,都是被那些庸人无端搅扰的。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深忧虑,也表达了对清官的期望。 颈联“君实知古深,终惭用倾巧。”诗人对“君实”表示了敬意,认为他深知古人的智慧,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君实”未能重用清官的遗憾。这里,“君实”可能是指当时的官员,也可能是诗人对所有有识之士的尊称。 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描绘啄木鸟的行为,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庸人的批判和对清官的赞美。诗人希望社会能够少一些庸人的扰乱,多一些清官的治理,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这首诗不仅具有深远的寓意,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