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兰》

南岩路最近,饭已时散策。
香来知有兰,遽求乃弗获。
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
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性和意象美的诗,让人感受到一种寻求真理而未得的怅然,同时又赞美了兰花的高尚品质。 首句“南岩路最近,饭已时散策”,构建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为读者描绘了诗人散步于南岩路边的场景。“饭已时散策”表现了诗人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为后文的思考铺垫了宁静的心境。 “香来知有兰,遽求乃弗获”两句,通过兰花的香气引出了诗人的寻找。这里的兰花象征着美好、高洁的事物。然而,“遽求乃弗获”却表达了诗人寻求真理或美好事物而不得的失落感。 “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两句,揭示了兰花的本性。兰花生长在幽深的谷底,不愿意成为世俗娱乐的对象。这里赞美了兰花的高洁品质,不愿意随波逐流,迎合世俗。 最后的“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进一步表达了兰花的立场。它无心攀附权贵,宁愿当门被锄除,也不愿丧失本性。这里诗人借兰花表达了对坚持真理、保持本色的崇高敬意。 整首诗通过寻找兰花、赞美兰花、借兰花言志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对真理、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保持本真状态的坚守。诗的意境深远,寓意深刻,让人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相关诗词
  • 1
    [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2
    [宋]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3
    [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