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九日馀杭郡,呼宾命宴虚白堂。 去年九日到东洛,今年九日来吴乡。 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菊花同色黄。 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 江南九月未摇落,柳青蒲绿稻穗香。 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 可怜假日好天色,公门吏静风景凉。 榜舟鞭马取宾客,扫楼拂席排壶觞。 胡琴铮鏦指拨剌。 吴娃美丽眉眼长。 笙歌一曲思凝绝,金钿再拜光低昂。 日脚欲落备灯烛,风头渐高加酒浆。 觥醆艳翻菡萏叶,舞鬟摆落茱萸房。 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 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连续三年在不同地方度过重阳节的情景,通过对比展现出生活的变化和不变,以及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感慨。 首联“前年九日余杭郡,呼宾命宴虚白堂。去年九日到东洛,今年九日来吴乡。”通过排比手法,展现了连续三年在不同地方度过重阳节的情景,凸显了生活的变化和流动性。 颔联“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菊花同色黄。”通过借代和象征手法,以菊花喻指人生的衰老和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颈联“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通过对时间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衰老和疾病的忧虑,以及对重阳节的珍视和感慨。 接下来几联描绘了姑苏台、太湖山水的美景和佳节气氛,以及宾客欢聚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佳节的喜庆和热闹,以及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尾联“半酣凭槛起四顾,七堰八门六十坊。远近高低寺间出,东西南北人相望。”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胸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生动流畅,意境深远广阔,通过对连续三年重阳节的描述,展现了生活的美好和多彩,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