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土三百尺,流火二千年。 人生物数不相待,摧颓故址秋风前。 武灵旧垅今安在,秃树无阴困樵采。 玉箫金镜未销沈,几见耕夫到城卖。 君不见丛台全盛时,绮罗成市游春晖。 一从琱辇闭荒草,萧散行云无复归。 韶魂想像风流在,晴华露蔓犹依稀。 盘纡棘迳撩人衣,禾黍晚成貊貉肥。 层檐碧瓦碎平地,梦作鸳鸯相伴飞。 登临吊古将语谁,城郭人民今是非。 指君看取故时物,南有清流西翠微。 彷徨华表不忍去,岂独辽东丁令威。 |
这是一首吊古的诗,以丛台为描写对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感慨。首联“累土三百尺,流火二千年”,以雄壮的笔力勾勒出丛台的历史悠久和巍峨气势。颔联“人生物数不相待,摧颓故址秋风前”,则表达了人生短暂,而历史遗迹在秋风中逐渐颓败的悲凉。 诗人又通过描绘丛台的全盛时期和现在的衰败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显出历史的沧桑。曾经的丛台,绮罗成市,游春晖,一派繁华景象。然而现在,琱辇已闭,荒草丛生,行云无复归,显得萧条冷落。 诗人通过吊古,将读者引向了深深的思考:城郭人民今是非。历史的变迁,让曾经的繁华变成了现在的衰败,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历史的走向。 在最后,诗人以丁令威的故事作结,表达了自己对历史深深的眷恋和不舍,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反思。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吊古诗。 |